那一天,我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只是,就在那一夜
我忘卻了所有,拋卻了信仰,捨棄了輪迴
只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已失去舊日的光澤


倉央嘉措 - 藏族著名詩人,也是六世達賴喇嘛。
其名含義為音律之海,也作梵音海。
自取別名宕桑旺波,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
原籍西藏南部門隅地區 。
父名扎西丹增,出身於寧瑪派咒師世家。

生於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倉央嘉措出生的時間,恰逢五世達賴圓寂不久。
西藏地方的執政者第思.桑結嘉措出於政治需要的考慮,密不發喪長達15年之久。

在被第思.桑結嘉措選為五世達賴靈童後,
於康熙三十六年藏歷九月從五世班禪羅桑益西受戒(1697年),
同年十月於布達拉宮行坐床禮。
倉央嘉措14歲才被迎入宮,算是歷年來轉世靈童中年齡最“高”的。

在拉藏汗滅桑結嘉措後,
倉央嘉措成為政治的犧牲品被康熙帝予以廢立(當年僅24歲)。
康熙四十五年解送北京(1706年),於同年十一月北上途中歿於青海湖附近公噶瑙爾。
有另個說法是倉央嘉措在押解至青海時被欽使放走後遊歷四方。
倉央嘉措到底身歸何處仍是個謎。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倉央嘉措被迎進布達拉宮後,便成了達賴喇嘛。
達賴在藏傳佛教中屬於格魯派,格魯派嚴禁僧徒結婚成家、接近婦女。
作為格魯派的最高領袖,達賴自然必須遵守這些教規,
但這些清規戒律與倉央嘉措崇尚自由、渴望愛情的心靈是何等地不相容,
倉央嘉措內心的掙扎與彷徨是顯而易見的。

我觀修的喇嘛的臉面,卻不能在心中顯現;
沒觀修的情人容顏,卻在心中明朗地映見。

我到喇嘛跟前,請把心路指點。
無奈心兒難收,跑到情人那邊。


剛剛進宮的倉央嘉措對宗教的教義似乎並不怎麼看重,
不僅寫下了這些看起來“叛逆”色彩十分濃厚的詩句,
而且也這麼做了,不過此時的倉央嘉措還是小心、彷徨的,生怕別人知道了他的行蹤。

聰明的看門狗兒,莫要說我行蹤,
別說我薄暮出外,別說我黎明才歸。


倉央嘉措二十歲時,桑結嘉措向五世班禪喇嘛請求讓年輕的倉央嘉措受具足戒,
在受戒典禮眾目睽睽下,倉央嘉措堅決不從,
並且還要求五世班禪大師一併收回此前所受的出家戒和沙彌戒。
說這番話的時候,倉央嘉措痛徹肺腑:
「若是不能交回以前所受出家戒及沙彌戒,
   我將面向扎什倫布寺而自殺。
   二者當中,請擇其一!」

不難去感受他的複雜心情,
他從來就身不由己,他的命運全由別人來安排。
他不如一個農奴還有逃亡的自由,甚至不如一個小僧也有還俗的自由。

自那以後,倉央嘉措便拋棄戒律,任意而為。
也在那些日子裡創作了不少詩詞。

他變裝易名,深夜溜出布達拉宮,混跡於茶坊酒肆或與情人幽會。
他毫不隱瞞地寫:

入夜去會情人,破曉大雪紛飛。
足跡印到雪上,哪有秘密可保。
人們說我閒話,自認說得不差,
少年我的腳印,進了女店主家。


1705年拉藏汗與桑結嘉措爆發戰爭,桑結嘉措被擒後不久後處死。
拉藏汗向康熙奏稱桑結嘉措所擁立的六世達賴倉央嘉措不守清規請予廢黜。
並派兵捉拿倉央嘉措。隔年,康熙皇帝准奏。
捉拿倉央嘉措之時引起西藏的僧眾群起反抗,護衛著倉央嘉措。
為了阻止喇嘛們的慘重傷亡,倉央嘉措自出受縛。
在他被帶走之前,他寫了一首詩贈給他在拉薩的一位情人,留下了他最後的浪漫:

天空潔白仙鶴,請把雙翅借我,
不到遠處去飛,只到理塘就回!

據說,七世達賴是根據此詩在理塘找到的。


照藏傳說法
每一世的活佛面目雖不同
本質上是相同的
但這位活佛似乎有意脫軌

倉央嘉措短暫的一生極具爭議
他無法選擇也不能選擇
用如此崇高的身份去挑戰神聖莊嚴宗教戒律是不被允許的

在倉央嘉措的詩詞中感受的出他內心世界的衝突
歷史的脫序下
那一世
轉世修行者只是個多情凡夫啊.......

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在拉薩的大街上流浪,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vel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